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:::

中港

竹南地區的發展,由河運發達的中港向外輻射發展,而後中港因河運功能衰退而沒落。明治35(1902)年鐵道中港驛的開通,使原為農田的三角店,因物資的集散及便利的輕便車道,漸成為新的商業中心。

竹南墾拓始於中港,因中港溪的河運交通位置而興起,漸形成海口、鹽館前等村莊。清康熙年間,漳州移民進入海口、公館仔一帶開墾。清雍正時,淡水廳下設中港庄,道光年間的中港,因河港塭仔頭、船舟沿中港溪至港仔墘停泊,或改小船或竹筏將貨物運至鹽館前卸貨,鹽館前為中港最繁榮的地方,中港因貿易而成為北部沿海重要聚落之一。中港慈裕宮供奉媽祖為此地重要的信仰中心,往來的信眾及商人多,在1940年促使新興手工業-金銀紙產業的出現,紙業經濟的活絡成為中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產業。

基本資訊

  • 免費進場
  • 是否開放
  • 撰寫者
   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
  • 地圖

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,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。請點選"接受",若未做任何選擇,或將本視窗關閉,本站預設選擇拒絕。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,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