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攝時間:1959年至1960年期間。
此張照片拍攝於臺北市建成區(今大同區-建成次分區)。在女方親戚的祝福下,新郎新娘一同步出女方家門。新娘身穿婚紗,以面紗遮掩面容,手戴白手套,雙手捧著一束鮮花;新郎亦同,身穿著西裝,打著領帶,左手則握著一雙白手套,新郎新娘裝著皆採西式婚禮的服儀。新娘一旁有名男子稱著黑傘替新娘遮擋陽光,在新娘即將走過的路上則以水潑濕,形成一條小走道。中式婚禮習俗中,結婚當日會撐傘或竹篩幫新娘躲煞,此習俗源自民間傳說《桃花女鬥周公》,在傳說中桃花女與周公交惡,周公假意取桃花女,實則挑選惡月惡日惡時惡刻取嫁,此惡日犯了金神七煞、當太歲煞、蜈蚣蟲煞、暑氣熱煞、下花轎煞、日遊神煞、破月命煞、門檻馬煞、羊雞星煞、寒水冷煞、喪弔星煞、白虎星煞,意圖害死桃花女,桃花女則一一設法破解,其中的「日遊神煞」便是以竹篩抵擋。《桃花女鬥周公》反映了先民們的擇日觀,在結婚時選擇吉日避開惡煞,同時也倣效桃花女的傳說,在新娘出嫁日進行各式各樣的儀式,以避免惡運。此外,在臺灣南部會以新娘是否有孕在身來決定使用黑傘(有孕)或竹篩(無孕),臺灣北部則沒有明顯的區別,多以黑傘為主。
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。薛培德(Barry L. Schuttler)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,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,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,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。此外,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(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),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,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。


